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例谈中学生突发心理危机干预及校园安全管理(3)

来源:中学生英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反思 在以上长程个案的辅导过程中,结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大量实践经验,我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以下思考,希

五、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反思

在以上长程个案的辅导过程中,结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大量实践经验,我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以下思考,希望对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心理危机干预全程工作中需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以学生为核心

学校心理工作不同于社会机构,心理辅导教师在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的同时,存在与学生有多重关系的可能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注重人文关怀及未成年人保护,通过创设充满人性化的环境及康复条件,构建一个接纳、充满关怀的人文环境,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二)心理教师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积累,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大多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不可预见性,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形成完备、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时刻做好专业技能的储备以应对突发的危机状况,应该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学习,对于神经症型等较严重的病症要详细了解发病症状、表现形式等,要有初步评估、甄别的能力。日常应加强学习危机事件的处理技巧、方法,掌握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心理危机的应急措施,心理危机程度的评估等方面内容,并且在后期学生的心理康复期间,能够为学生、家长及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校园生活指导、家庭教育咨询及班级管理咨询等。

(三)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应该全面建档、定期跟踪、评估

校园心理危机工作的重点在于日常预防,学校应通过常规性的心理测验、班主任、骨干学生上报、家访、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社团活动等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学校应该注重教师及学生骨干的心理危机知识培训,形成相应的上报制度及朋辈辅导制度,使得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够及时识别、早期干预。对于特殊学生做好建档跟踪工作,并注重特殊群体学生的持续关注及评估。心理辅导教师应注意联系好学生的家长、班主任及心理医生,密切沟通、加强联系,共同帮助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尤其是在类似上述个案的长程辅导中,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动态、持续的风险评估,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服药就诊情况,督促学生定期就医。应时刻主动关注,通过辅导工作持续动态评估、跟踪反馈、家校联合、倡导创设良好康复环境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四)各方需密切配合,重视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突发严重心理危机的中学生或处于康复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时期,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以及其他学生的安全,学校必须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校园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心理高危学生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即 “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骨干学生-家长”的综合管理模式,让精神科医师提供治疗方案和药物指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疗效评估,加强与学生班主任的交流、监督与管理,学生骨干加强观察与帮助,家长严格配合,对特殊学生进行学校一体化治疗,优化康复期学生的学校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其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降低复发。这对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与正常的学习生活,减轻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管理的额外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安全管理模式中,心理辅导教师起着核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是该学生安全管理的发起人、监督者、协调者。

[1]冉云梅,刘闵.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4):4-10.

[2]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41(1):69-78.

[3]陈渔村.精神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增高趋势。在此背景下,学生心理服务需求剧增,各类突发问题日益严重的,导致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学校工作者亟待提高突发心理危机的应对及处理能力,并加强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的探讨。我将通过分析一例严重抑郁症学生的长程辅导工作案例,并结合大量学生工作的经验,浅析在校园学生心理危机突发的干预工作中的辅导方法及经验反思,希望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提供借鉴,以期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案例描述小唐(化名),女,18 岁,壮族,某寄宿学校高中二年级学生,父母离异,现在与父亲与继母共同生活。小唐高二上学期时,因感觉情绪异常低落、心境绝望,产生持续、强烈的自杀意念,主动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心理教师首次辅导时观察到小唐精神状态正常,意识清楚,情绪明显低落,面部表情僵化,思维明显迟钝。小唐主诉长期情绪低落、易激惹、食欲下降、心情很差、睡眠不好、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容易感到疲劳,最近两个月频繁产生觉得活着很没意思的念头,找不到自己活着的动力,过往存在自残史一年,存在自杀未遂历史。班主任反映小唐情绪激烈时会用刀割自己,或者突然间在教室里大吼大叫,引起部分同学的不满。室友反映小唐近期有好几次冲上栏杆尝试跳楼,在卫生间喝洗衣液等尝试自杀行为,均被室友发现制止。心理辅导教师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小唐转介至专科心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中重度抑郁症,建议住院治疗,但遭到学生、家长拒绝,医生开具药物,建议小唐休学一段时间,但是小唐及其父母均强烈要求在校学习。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主动来访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我为来访者辅导至其高三毕业,辅导时间持续一年半。二、学生问题分析(一)初步评估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临床上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抑郁症患者自杀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20 倍,抑郁症是引起自杀最常见的原因。同时,小唐存在过往的自杀企图,长期感到无望、冲动、孤立感等因素,使得小唐处于较高的自杀风险之中。(二)原因分析小唐早期父母离异,父亲管教严格,教育观念过于偏激,与小唐缺少沟通,父亲再婚后小唐与继母关系疏远,母爱缺失。在幼儿园及小学时,长期遭到孤立和言语欺负,长期的负性经历导致小唐形成了偏执、苛求完美、自卑、易怒的个性。升入高中后,小唐遭到大部分同学的排斥,未能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长期处于孤独、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同时,小唐绝对化的认知、惯性的负面归因、“全或无”的思想及强烈的自我苛责倾向加重了小唐的抑郁,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导致小唐对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无力感和无意义感。三、心理辅导思路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应该是各类神经症及精神障碍早期甄别、评估,以及后期学生康复工作中的核心力量。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娴熟地掌握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判断、鉴别和辅导方法,按要求及时进行转介工作。小唐当前的心理问题已经超过心理辅导的范畴,属于典型的心境障碍,心理教师立刻将学生转介至专科医院,经精神科医师诊断为中重度抑郁症,学生定期接受药物及心理治疗,医生建议住院治疗,遭到家长强烈拒绝,学生及家长坚持在校学习。在此情况下,我在第一时间将学生的情况上报学校分管领导,尽快建立分管领导、年级部、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生活老师在内的联系及沟通网络,共同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帮助学生康复。我在学生接受药物治疗情况稳定的情况下,不断对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学生的心理康复,如督促学生定期复诊,规律服药;在学生状态稳定时辅助心理辅导,改善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及归因方式,稳定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功能;为班主任提供教育咨询,协助创设良好校园、班级环境,提供有利于康复的校园氛围;对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联合沟通网络,注重其校园安全管理,降低学生的安全风险等,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顺利完成学业。四、心理教师在学生突发心理危机中的工作重点及措施(一)准确识别,及时干预与转介是此类学生工作的核心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中有先天优势,应发挥关键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阵地,相较于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具备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受训经验,其中也包括基础的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工作的普及性更高,与学生的接触更加广泛,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偏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心理保健服务的功能,当学生出现心理卫生问题时,会自然地前往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当心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的信号,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估及早期干预,在必要情况下及时转介。在本案例中,心理辅导教师在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高危信号后,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立刻将学生转介至专业的心理专科门诊,形成书面文字材料上报至学校分管领导,并第一时间和学生的班主任、家长、生活老师取得联系,启动紧急处置方案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日常工作中,出于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和天然的师生关系,学生和家长可能更能够听取前往精神科就医的建议。心理辅导教师也可以协助精神科医生完成学生的精神状态评估,提供更详细的学生在校期间的记录和心理辅导记录,这样能促使早期精神心理高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及时解决心理及精神问题。(二)持续关注,主动跟踪学生心理康复进程在实际的工作中,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经心理辅导教师转介后,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占绝大部分。当学生在学校期间有心理服务的需求时,心理教师依然可以很好地发挥辅助心理辅导的功能。在本案例中,我一方面持续监督学生坚持治疗和定期复诊,了解学生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我在督导的指导下,在学生状态稳定的情况下,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同时,心理辅导教师可以与精神科医生保持定期沟通,将其情况有效反馈给精神科医生,以使精神科医生详尽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各方及时沟通,医教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危机阶段,完成学业。(三)注意同学间的互相感染问题,降低突发心理危机的群际负面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这与青少年处于特定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关。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关注突发心理危机学生在校期间对周围同学、室友等的影响,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状态,及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降低对其他同学的负面影响。同时,心理辅导教师应注意校园舆论对于学生的影响,注意正常的舆论引导,在心理干预中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在本案例中,心理辅导教师分别对小唐的室友和同桌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她相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与小唐相处的焦虑感。(四)为学生心理康复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心理辅导教师作为与精神科医生、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学生班主任,乃至家长、学生之间的衔接者,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及心理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修复都非常关键。心理辅导教师可以为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提供咨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学校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创设一个包容、接纳的校园环境,为这部分学生进行学校生活相关的心理教育,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为特殊学生周边有需要的同学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帮助同学们减少对心理危机突发的恐慌,学会正常地和这部分同学相处;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这些间接辅导工作都将对学生度过心理危机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本案例中,辅导老师多次与小唐的父母沟通,转变其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在为小唐辅导期间,我持续与小唐的班主任沟通对小唐的管理中应注意管理方法,注意为小唐营造一个宽松的班级氛围,多给予鼓励,适当给予其发挥特长的舞台。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小唐多次代表班级参加大型节目表演,发挥其才艺特长,让班级同学看到小唐的闪光点,进一步接纳小唐,促进其改善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等。五、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反思在以上长程个案的辅导过程中,结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大量实践经验,我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以下思考,希望对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一)心理危机干预全程工作中需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以学生为核心学校心理工作不同于社会机构,心理辅导教师在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的同时,存在与学生有多重关系的可能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注重人文关怀及未成年人保护,通过创设充满人性化的环境及康复条件,构建一个接纳、充满关怀的人文环境,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二)心理教师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积累,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大多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不可预见性,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形成完备、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时刻做好专业技能的储备以应对突发的危机状况,应该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学习,对于神经症型等较严重的病症要详细了解发病症状、表现形式等,要有初步评估、甄别的能力。日常应加强学习危机事件的处理技巧、方法,掌握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心理危机的应急措施,心理危机程度的评估等方面内容,并且在后期学生的心理康复期间,能够为学生、家长及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校园生活指导、家庭教育咨询及班级管理咨询等。(三)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应该全面建档、定期跟踪、评估校园心理危机工作的重点在于日常预防,学校应通过常规性的心理测验、班主任、骨干学生上报、家访、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社团活动等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学校应该注重教师及学生骨干的心理危机知识培训,形成相应的上报制度及朋辈辅导制度,使得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够及时识别、早期干预。对于特殊学生做好建档跟踪工作,并注重特殊群体学生的持续关注及评估。心理辅导教师应注意联系好学生的家长、班主任及心理医生,密切沟通、加强联系,共同帮助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尤其是在类似上述个案的长程辅导中,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动态、持续的风险评估,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服药就诊情况,督促学生定期就医。应时刻主动关注,通过辅导工作持续动态评估、跟踪反馈、家校联合、倡导创设良好康复环境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四)各方需密切配合,重视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突发严重心理危机的中学生或处于康复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时期,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以及其他学生的安全,学校必须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校园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心理高危学生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即 “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骨干学生-家长”的综合管理模式,让精神科医师提供治疗方案和药物指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疗效评估,加强与学生班主任的交流、监督与管理,学生骨干加强观察与帮助,家长严格配合,对特殊学生进行学校一体化治疗,优化康复期学生的学校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其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降低复发。这对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与正常的学习生活,减轻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管理的额外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安全管理模式中,心理辅导教师起着核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是该学生安全管理的发起人、监督者、协调者。参考文献[1]冉云梅,刘闵.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4):4-10.[2]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41(1):69-78.[3]陈渔村.精神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文章来源:《中学生英语》 网址: http://www.zxsyyzz.cn/qikandaodu/2021/0203/765.html



上一篇: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新探:基于样例学习的视角
下一篇: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策略探

中学生英语投稿 | 中学生英语编辑部| 中学生英语版面费 | 中学生英语论文发表 | 中学生英语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学生英语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