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中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2)

来源:中学生英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九)关于中学生对网络用语的了解程度调查 从2012年开始,商务印书馆组织的“汉语盘点”活动中增加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问卷中我们列举了2012~2017年六

(九)关于中学生对网络用语的了解程度调查

从2012年开始,商务印书馆组织的“汉语盘点”活动中增加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问卷中我们列举了2012~2017年六年中每年的十大网络用语,让被调查者按熟悉度进行选择。

从6年网络流行用语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每年的十大网络用语都比较熟知,当然在使用和熟悉程度上稍有差别,正能量、适合青少年、诙谐幽默的网络用语占比相对较大,也就是说中学生比较青睐这类网络用语,如“友谊的小船”“重要的事说三遍”“我也是醉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元芳你怎么看”等,反之,中学生对概念性、成人化、刻板些的网络用语使用频率就相对少些,如“你有freestyle吗?”“定个小目标”“为国护盘”“且行且珍惜”“喜大普奔”“最炫民族风”等。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从问卷调研中可看出,大多数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网络语言对于中学生影响比较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可网络语言,并对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较为熟知,但是他们更呼吁净化网络语言,并对其进行规范治理。

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使用网络的却是现实中的人,尤其是对中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使用网络用语,如何遣词造句,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教养和心态,也能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世间百态。

其实,我们语言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文既古老又年轻,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新词注入,因而始终保持着活跃和新鲜的状态。纵观历史,凡能流传下来的当初的所谓新词,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今天,中文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呵护它、丰富它是每一个使用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加强网络语言环境治理

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

1.静观其变,宁缺毋滥

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它是否适应社会,就有待时间去检验。事实上,只要语言仍在为人类的交流服务,那它就是活的、有生命的语言,也就必然随时在新陈代谢。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然语言体现了时代的变化,良莠不齐是可以理解的。犹如打开一扇窗户,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会进来,而苍蝇和蚊子也会混进来,怎么避免苍蝇和蚊子呢?我们可以加上一层过滤网,装上一扇纱窗,监督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引进先进的绿色软件,真正使网络语言能健康地为我们服务。

3.引导网民用语,规范媒体用语

治理网络低俗语言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刚柔相济,既要引导和规范。要引导网民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词语,禁止新闻媒体使用网络低俗词语,学校也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文明和低俗用语。

主流媒体、公众人物应肩负起规范语言的示范作用,各媒体、网站,各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仅不宜出现低俗词语,应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和倡导者。

(二)中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不良网络用语

网络语言已从网上走到了网下,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生的交往和作文中时常会看到网络语言的影子。所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要联合起来,给青少年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文明活动。

青少年正处于行为和语言的成长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要从自身做起,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和不使用不良网络用语,使不良网络用语在学校没有生存的环境和土壤。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义不容辞担当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任。

总之,在对待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不要强行禁止,毕竟网络语言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教师、家长在教学和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给中学生也给全社会营造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

中国网民数量达9亿人,微信用户已经超过6亿多人。近几年来,网络语言更是以简洁生动诙谐的独特形式,受到广大网友的偏爱。网络语言就像网络本身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语言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对一些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理解不深,在网络语言自由化、新鲜力的冲击下,极易被这种新鲜的语言形式所吸引,如里面夹杂的低俗、暴力等,这些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使用网络语言?通过调研,我们取得了第一手数据。一、调研方法首先设计好问卷的类型和题目,针对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网络语言的认知及态度、对网络语言的具体了解程度等共设计20个问题,使用问卷网的模板加载,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问卷。从5月25日~6月10日,共计15天的时间,收回有效问卷共计129份。二、调研数据分析(一)参与调查问卷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收回的129份调查问卷中,其中男生73人,女生55人,1人未回答。高二有73人,高三有26人,高一有13人,初三有11人,初二有2人,初一有3人,1人未回答。关于回答平时是否有上网经历,96.9%的人回答都有上网经历。(二)关于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调研对象129人中,喜欢、欣然接受的74人,占57.36%,排斥、讨厌的13人,只占13%,无所谓、不关自己占32.56%。(三)关于生活中是否使用网络语言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27人,占28.68%,偶尔使用的86人,占比66.67%。从不使用的6人,占4.65%。(四)关于对网络语言特点的选择从答卷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眼中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有:(1)认为“标新立异,词汇五花八门”的86人,占30.7%。(2)2“用字节俭,表达简洁明了”68人,占24.3%。(3)“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浓郁浑厚”49人,占17.5%。(4)“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77人,占27.5%。其他回答,还有诸如很形象、打动人,荒诞、怪异,很有意思,文明健康,丰富,潮流,傻傻的,过时快,总会吸引眼球,不懂,有时候不如书面语得体,有些意思的词只能用这些词表达,接地气,言简意赅,富有特色……(五)关于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中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主要有:(1)“诙谐幽默,达到一种默契”93人,占22.8%。(2)“更好地促进沟通”的68人,占14.2%。(3)“显示自己能跟上时代潮流”44人,占10.8%。(4)“无聊时的消遣”44人,占10.8%。(5)“能使自己畅所欲言”28人,占6.9%。(6)“有独特的神秘感”22人,占5.4%。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1)用网络语言和长辈或老师交流有障碍。(2)容易引起歧义,有时不知所以然。(3)过度滥用。对网络语言的其它看法,比如:短时间内能容纳的信息多,能被大部分人接收,折射时代热点变化或人民的痛点,顺其自然蛮好的,不能丢失中国文字的魅力,表达准确,永远代替不了正常语言,粗俗,猎奇……(六)关于对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答卷中反馈网络语言存大的问题主要有:(1)认为“粗俗泛滥,内容粗鄙肤浅”的68人,占23.4%。(2)认为“过度盛行,影响空前绝后”40人,占13.7。(3)认为“语意模糊,解释成千上万”的57人,占19.6%。(4)认为“更新过快,新词层出不穷”的72人,占24.7%。(5)认为“滥用语言,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54人,占18.6%。其他问题还有:有时不容易明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有些不文明,只能用做口头表达,有时会有歧视性语言和精神低俗词语,太过粗暴,适用年龄阶层过低,滥用导致的不文明现象泛滥,指代有时不明,不在特定的语境下不容易理解……(七)关于网络语言需要规范化认为需要规范网络语言的有67人,占51.94%,不需要规范的有32人,占24.81%,持无所谓态度的30人,占23.26%。(八)关于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或者社会的影响认为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或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的49人,占38%,影响弊大于利的47人,占36.4%,认为没有影响的33人,占25.16%。关于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或者社会还有哪些具体的影响,除了回答“没有影响”外,认为会带来的一些影响的,比如:破坏汉语的规范使用,误导学生,降低学生素质,会提前成熟、早恋,影响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使人们对传统的词汇的定义逐渐模糊,一些低俗社会价值通过网络语言渗透到中学生中。担忧中国文字表达退化,忘记规范的说法了,负面,影响学习,着迷网络,对小学生影响增多……(九)关于中学生对网络用语的了解程度调查从2012年开始,商务印书馆组织的“汉语盘点”活动中增加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问卷中我们列举了2012~2017年六年中每年的十大网络用语,让被调查者按熟悉度进行选择。从6年网络流行用语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每年的十大网络用语都比较熟知,当然在使用和熟悉程度上稍有差别,正能量、适合青少年、诙谐幽默的网络用语占比相对较大,也就是说中学生比较青睐这类网络用语,如“友谊的小船”“重要的事说三遍”“我也是醉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元芳你怎么看”等,反之,中学生对概念性、成人化、刻板些的网络用语使用频率就相对少些,如“你有freestyle吗?”“定个小目标”“为国护盘”“且行且珍惜”“喜大普奔”“最炫民族风”等。三、调研结论和建议从问卷调研中可看出,大多数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网络语言对于中学生影响比较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可网络语言,并对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较为熟知,但是他们更呼吁净化网络语言,并对其进行规范治理。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使用网络的却是现实中的人,尤其是对中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使用网络用语,如何遣词造句,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教养和心态,也能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世间百态。其实,我们语言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文既古老又年轻,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新词注入,因而始终保持着活跃和新鲜的状态。纵观历史,凡能流传下来的当初的所谓新词,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今天,中文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呵护它、丰富它是每一个使用者的责任和使命。(一)加强网络语言环境治理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1.静观其变,宁缺毋滥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它是否适应社会,就有待时间去检验。事实上,只要语言仍在为人类的交流服务,那它就是活的、有生命的语言,也就必然随时在新陈代谢。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然语言体现了时代的变化,良莠不齐是可以理解的。犹如打开一扇窗户,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会进来,而苍蝇和蚊子也会混进来,怎么避免苍蝇和蚊子呢?我们可以加上一层过滤网,装上一扇纱窗,监督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引进先进的绿色软件,真正使网络语言能健康地为我们服务。3.引导网民用语,规范媒体用语治理网络低俗语言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刚柔相济,既要引导和规范。要引导网民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词语,禁止新闻媒体使用网络低俗词语,学校也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文明和低俗用语。主流媒体、公众人物应肩负起规范语言的示范作用,各媒体、网站,各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仅不宜出现低俗词语,应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和倡导者。(二)中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不良网络用语网络语言已从网上走到了网下,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生的交往和作文中时常会看到网络语言的影子。所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要联合起来,给青少年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文明活动。青少年正处于行为和语言的成长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要从自身做起,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和不使用不良网络用语,使不良网络用语在学校没有生存的环境和土壤。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义不容辞担当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任。总之,在对待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不要强行禁止,毕竟网络语言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教师、家长在教学和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给中学生也给全社会营造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

文章来源:《中学生英语》 网址: http://www.zxsyyzz.cn/qikandaodu/2020/0904/527.html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评
下一篇:一叶障目

中学生英语投稿 | 中学生英语编辑部| 中学生英语版面费 | 中学生英语论文发表 | 中学生英语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学生英语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